哭程稻村太守四首 其一

潦倒天涯百病身,更堪末路失交亲。
不知白发今谁主,先为苍生哭此人。
江上烟波添惨淡,道旁父老话酸辛。
遂初竟负平生愿,猿鹤山中定怆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程稻村太守四首·其一》是清代诗人邓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一位不幸遭遇的官员的深切同情和哀悼之情。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与特色:

  1. 作者简介
  • 诗人背景:邓濂,字石屏,号梅溪,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受到人们的推崇。邓濂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观以及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
  1. 诗文原文
    药里琴床小病中,贻书约我到句东。
    只知良会从今始,谁信交期自此终。
    留客但余传舍在,论文顿觉酒杯空。

  2. 诗句解析

  • “药里琴床小病中”: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疾病缠身的状态下,仍坚持用琴来调适心情的场景。暗示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坚韧不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贻书约我到句东”:诗人通过书信邀请友人一同前往句容(地名),表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 “只知良会从今始,谁信交期自此终”: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他感叹过去的美好时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 “留客但余传舍在,论文顿觉酒杯空”:这里描述了诗人因友人留下而感到孤独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友谊和文酒交流的怀念。诗句中的“传舍”,即古代驿站的住宿之处,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1. 文化价值
  •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对程稻村太守的哀悼,邓濂间接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 展现个人情感:邓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哭程稻村太守四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邓濂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