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璞斋清江幕府

五十劳劳尚远征,可能揽辔竟澄清。
高歌未免悲诸将,长揖何妨狎老兵。
断角斜阳吴下垒,戍旗残雪楚州营。
倚闾有母头俱白,莫更军前请系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璞斋清江幕府》是清代诗人邓濂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从诗歌内容、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 开头部分:“五十劳劳尚远征,可能揽辔竟澄清。”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和责任的理解,暗示了诗人虽历经辛苦但心怀天下的大志。
  • 中间部分:“高歌未免悲诸将,长揖何妨狎老兵。” 这部分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既感慨于士兵的辛劳,也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的向往。
  • 结尾部分:“断角斜阳吴下垒,戍旗残雪楚州营。” 以自然景象作结,描绘了一幅战场边夕阳斜照与寒风中残留军旗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 主题思想
  • 国家责任感:通过描述“五十劳劳尚远征”的情景,诗人展现了自己为国家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战争反思:诗中提到“高歌未免悲诸将,长揖何妨狎老兵”,反映出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士兵牺牲的哀思,也有对于和平生活的期望。
  • 人生哲学: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怀璞斋清江幕府》的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意象,如“断角斜阳”和“戍旗残雪”,这些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从出征到反思再到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使得诗歌具有很好的叙事性和感染力。

《怀璞斋清江幕府》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诗歌,也是邓濂个人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思考历史、现实与个体命运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