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十六拥金貂,仗节专征已四朝。
鹊印夜颁千岛月,牙筹朝典五溪潮。
绣裆侍婢争骑马,绮帐歌儿戏射雕。
散发花裀终自得,莫从旗上画招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将军十六拥金貂,仗节专征已四朝。
鹊印夜颁千岛月,牙筹朝典五溪潮。
绣裆侍婢争骑马,绮帐歌儿戏射雕。
散发花裀终自得,莫从旗上画招摇。
《赠左昆山·将军十六拥金貂》是一首清代诗人邓森广创作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个将军的形象,他不仅身着华丽的盔甲,而且手握重权,已经历经了四个朝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邓森广,清代诗人,以创作此类风格豪迈的诗歌著称。
诗歌原文:将军十六拥金貂,仗节专征已四朝。鹊印夜颁千岛月,牙筹朝典五溪潮。绣裆侍婢争骑马,绮帐歌儿戏射雕。散发花裀终自得,莫从旗上画招摇。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威武不屈、权势显赫的将军形象。首句“将军十六拥金貂”,直接点明了这位将军的地位和荣耀;接着通过“仗节专征已四朝”展现了他的英勇善战和历尽沧桑的生涯。诗中的“鹊印夜颁千岛月,牙筹朝典五溪潮”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将军的权威与地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豪放的气概。
可以看出《赠左昆山·将军十六拥金貂》不仅是一首表达豪情壮志的诗歌,也是对古代将军形象的一种艺术再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艺术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将军形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