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练夫人墓联

巾帼有英雄,全活生灵惟一语;
山河资保障,不收旗箭重千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宁练夫人墓联”是清代邓廷楠创作的一副对联,赞颂了练氏夫人的英勇事迹和对百姓的恩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副对联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历史意义:

  1. 创作背景
  • 人物简介:练氏夫人,即章仔钧之妻,她生于872年,逝世于952年。在南唐军队攻打建州时,她力劝全城百姓不要屠城,使得百姓们得以保全。因此,她的英勇事迹被后人铭记。
  • 社会评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练夫人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女性在危难时刻的担当和勇气,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1. 作品内容
  • 上联解析:“巾帼有英雄”,这里用“巾帼”指代女性,强调了练夫人作为女性的英勇和伟大。“英雄”则直接赞美了她救城的英勇行为和保护百姓的勇敢精神。
  • 下联解析:“山河资保障”,此处“山河”比喻国家或国土,而“保障”则表明了练夫人在危急时刻为国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这句话总结了练夫人的功绩,即她在危难之际挽救了整个国家和民众的生命安全。
  1. 历史意义
  • 文化价值:邓廷楠的这对对联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正义、勇气和英雄主义的价值观。
  • 历史纪念:练夫人墓联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让后人记住了这位女性的英勇事迹,还激励着人们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好的品质。
  1. 艺术手法
  • 对仗工整:上联中的“巾帼有英雄”与下联中的“山河资保障”在结构上形成了严谨的对仗,体现了对联艺术的精髓。
  • 情感表达:整对对联通过对练夫人英勇事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主义和女性力量的崇高敬意。

“建宁练夫人墓联”不仅是对练夫人英勇事迹的赞颂,也是对那个时代女性英雄形象的一种肯定。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勇气、智慧和责任等价值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