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丹霞顶,幽人采石华。
手持玉麈尾,口吐金莲花。
放鹤青天外,还山白日斜。
与君闲笑咏,并坐酌流霞。
沈融谷邮示粤中倡和诗却寄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沈融谷邮示粤中倡和诗却寄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该诗为酬答广东人韩融的两首七律中的第二篇。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二月,时韩愈因上疏论事被贬到潮州刺史任上,与友人相别后,又接到韩融的赠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潮阳海畔逢知己,细说分飞泪满衣。
去岁天涯共明月,今年江口各潮归。
人生若比长河流,死所相逢亦偶然。
春雁秋鸿争一字,天边云散碧山远。
这首诗以”潮阳海畔逢知己,细说分飞泪满衣”开篇,点明了自己与韩融的相识之地——潮阳海畔,以及两人分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接着用”去岁天涯共明月,今年江口各潮归”表达了自己与韩融虽然分别在两地,但曾经一起赏过月、看过潮,如今虽各自归乡,但心中依然有彼此的思念。
然后诗人通过”人生若比长河流,死所相逢亦偶然”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如同江河之水,虽然浩渺无尽,但却充满了未知和偶然。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韩融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春雁秋鸿争一字,天边云散碧山远”则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暗示着自己与韩融虽然相隔千里,但心心相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相互联系,即使天边云散,碧山遥隔,也阻挡不了他们心中的相思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与韩融的深厚友谊,也展示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高洁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