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溪夜月

兀坐竟忘归,奇人云此住。
呼之宛在斯,月白迷溪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琴溪夜月》是清朝赵时可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分,诗人独自坐在溪边,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介绍:

  1. 作者介绍
  • 赵时可,字介庵,号南野,又号琴溪渔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擅长写七言诗。
  • 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尤其是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能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兀坐竟忘归,
    奇人云此住。
    呼之宛在斯,
    月白迷溪路。
  • 翻译:诗人兀坐在溪边,竟然忘记了回家,有个奇怪之人告诉他这里是住的地方。呼唤他,他就像存在一样,月光照在溪路上,显得幽深朦胧。
  1.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诗中的“月白迷溪路”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洒满溪水的迷人画面。月亮如白色绸带般缠绕在溪边,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清幽又神秘。
  • 情感之深:诗人通过“兀坐竟忘归”表达了深深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使人不禁感同身受。
  • 艺术之巧:整首诗的结构清晰,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富有哲理性。

《琴溪夜月》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赵时可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