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指金山示舟中

晓帆翩翩下瓜步,风引鸣钲入江雾。
乱霞红与日留连,寒浪碧于天晚暮。
轻舠平进疑不前,后岸潜移惊屡顾。
中流水落见潆洄,大海潮归罢冯怒。
长年舞棹指南徐,稚子登舻迎北固。
金山独立出江妃,翠袖明妆澹容与。
高楼绮疏迷故栖,欹磴雕阑敞仙路。
可能划境绝游人,便合将家就中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渡江指金山示舟中》是一首由清朝乾隆年间创作的诗词。《渡江指金山示舟中》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从内容上来讲,《渡江指金山示舟中》是一首诗歌,它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晓帆翩翩下瓜步,风引鸣钲入江雾。”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早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的赞美之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从艺术手法上讲,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厚。如“金山独立出江妃,翠袖明妆澹容与。”这句,既展现了金山的雄伟壮观,又赋予了山以人的形象,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此外,诗中的“轻舠平进疑不前,后岸潜移惊屡顾”等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在江面上行驶时的情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气息。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上讲,《渡江指金山示舟中》是乾隆帝南巡时所作,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作为清朝盛世的代表之一,乾隆帝的南巡不仅是一次政治行动,也是一次文化盛事,展示了清代文化的繁荣和开放。因此,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历史的见证。

《渡江指金山示舟中》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丰富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不仅是阅读的对象,更是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