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三 寄外

人去也,人去驿迢遥。
曲曲琴心弦上语,斑斑情泪镜中潮。
谁寄与红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南 其三 寄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属于《忆江南》组词中的第三首。《忆江南三首》,作为一组词的第三首,通过描绘苏州的旖旎风物和美女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深厚情感。以下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容深受后世喜爱。白居易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还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曾任过苏州刺史等职。
  1. 作品原文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忆江南,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 艺术特点
  • 意境深远:《忆江南三首》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江南的美景与人情,使得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生动的画面。
  • 情景交融:白居易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使自然景观成为了情感的载体。
  • 语言优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以其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形象生动的比喻,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 情感真挚:通过对江南美景的追忆,白居易传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淡淡忧愁。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白居易的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唐代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这些诗词,可以窥见唐代社会的风貌及其文化特色。
  • 教育意义:白居易的诗词以其平易近人和深刻性,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审美价值:白居易的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参考。
  1. 影响及评价
  • 文学影响:《忆江南三首》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被广泛传诵,并常被后人引用和改编。
  • 历史评价:历代学者对白居易的诗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白居易被誉为“诗魔”或“诗王”,其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赏析
  • 《忆江南三首》不仅是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一次深情回顾,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传承。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通过对这三首词的阅读,可以深入理解白居易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创造出令人陶醉的艺术境界。

《忆江南 其三 寄外》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厚的情感打动人心,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和欣赏这首词不仅能增加知识,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和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