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友人村庄

隔篱村犬吠行车,来访柴门处士家。
风有闲情团柳絮,春留本色在梨花。
青山红粉人将隐,白酒黄鸡愿已奢。
十载买邻曾有约,劳君指点话桑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友人村居》是清代诗人沈兆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内容
  •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 诗中“弦歌出草堂,人静郑公乡”表达了乡村的清静与古朴;“流水菊三径,疏窗山一房”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闲适。
  • “书含蕉叶绿,茶浥豆花香”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茶叶和书籍的气息,也暗示了知识与文化的滋养。
  • “随意清谈久,林深易夕阳”透露出诗人在乡村生活中享受的悠闲时光和对自然的热爱。
  1. 作者背景
  • 沈兆沄(1775-1830),字云巢,号拙安,江苏苏州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嘉庆二十二年进士及第,后担任浙江布政使等职。他的文学造诣深厚,著有《织帘书屋诗文钞》、《沈氏宗谱》、《篷窗附录》等。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诗人成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简单生活哲学的追求。
  •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深远,如“流水”、“菊花”、“山房”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过友人村居》不仅是一首反映乡村生活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