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十五首 其四

划人闲东西南北,无情最是秋水。
水与秋光较深浅,不敌相思无底。
愁欲死、怨海内,知音不合相知耳。
离怀若此,谁耐得星星,夕阳红树,几个雁声里。
记前岁,同在京华怀两,两怀又复相似。
自北而南魂黯黯,我是画中汀沚。
三千里、待随着,樯乌转掷风帆尾。
慰君何以,愿横铲遥山,填平巨浸,缩地共欢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一首描绘秋水与秋光相互较量,以及相思之情深沉无底的词作。它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无奈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势和命运的担忧。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品原文
  • 水与秋光较深浅,不敌相思无底。
  • 愁欲死、怨海内,知音不合相知耳。
  1. 作品注释
  • 该词由清朝蒋士铨创作。
  • 全词共十五首,此为第四首,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
  1. 作品赏析
  • 该词通过对比水与秋光的深浅,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深沉和无底。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暗喻了人的内心情感的复杂和深刻。
  • 在词中,作者还表达了对知音难求的无奈和悲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感染力。
  1. 作品评析
  • 此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情感深度。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使得该词成为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的作品。
  1. 作品背景
  • 该词创作于清朝,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深度。
  1. 创作风格
  • 该词采用了传统的词牌形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的作品,更是一首诗歌中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情感深度。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