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十二

愁似形随影。
苦飘零、身如槁木,心如废井。
尘海迷漫无处著,常作风前断梗。
触往事、几番追省,十载中钩吞不下,趁波涛、忍住喉间鲠。
呕不出、渐成瘿。
眼前一片馍黏境,黑甜中痴人恋梦,达人求醒。
阅尽因缘皆幻泡,才觉有身非幸。
况哀乐、劳生分颁。
历乱游蜂钻故纸,溺腥膻、醉饱怜公等,草头露、但俄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是清朝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的作品。该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

  1. 作品原文
    愁似形随影。苦飘零、身如槁木,心如废井。尘海迷漫无处著,常作风前断梗。触往事、几番追省,十载中钩吞不下,趁波涛、忍住喉间鲠。呕不出、渐成瘿。眼前一片馍黏境,黑甜中痴人恋梦,达人求醒。阅尽因缘皆幻泡,才晓此生无定踪。谁共我、醉明月。
  2. 作者背景
  • 蒋士铨,字心余,号藏园,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清代戏曲家、文学家。他于乾隆二十二年考中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在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作为戏曲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 作品赏析:《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观察,还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传递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作品中“愁似形随影”等句,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而“十载中钩吞不下”等句,则展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
  2. 创作背景
  •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蒋士铨在其人生中经历了许多坎坷,这些经历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蒋士铨创作出了这部作品,旨在表达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1. 艺术特色:《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深沉,引人深思。这些特点使得《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成为了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
  2. 社会影响:《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它不仅被后人多次改编为戏曲,还在各种文学评论中被广泛讨论。这些都证明了《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蒋士铨对人生、自然和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的体现。它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使之成为不朽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