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落花村寄姚水部梓岚

蒲村西十里,隔水澹斜阳。
花落在何处,人行觉路香。
鸡栖烟箐密,鸦曳暮云长。
想见湄潭老,探幽觅句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落花村寄姚水部梓岚》是清代诗人蒋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落花村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蒋深(1683年—1752年),字树存,号绣谷,又号苏斋,江苏长洲人。他是清代著名诗人之一,以太学生身份纂修《佩文斋书画谱》,官任朔州知州。
  •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擅长分、隶,并有《绣谷诗钞》、《雁门馀草》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蒲村西十里,隔水澹斜阳。
    花落在何处,人行觉路香。
    鸡栖烟箐密,鸦曳暮云长。
    想见湄潭老,探幽觅句忙。

  2. 诗歌鉴赏

  • 景致描写:《过落花村寄姚水部梓岚》通过对落花村的描述,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中的“蒲村西十里”设置了地理位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照物,使整个场景更加具体化。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落花村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他感受到花的凋零与季节的更迭,也体会到行人在自然美中行走时的感受。
  • 哲理思考:诗中最后一句“想见湄潭老,探幽觅句忙”,表达了诗人对探索和追求知识、艺术的渴望,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灵感的愿望。

《过落花村寄姚水部梓岚》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蒋深对人生、自然和艺术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是理解清代诗歌风貌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