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

宣城入去春如锦,千山杜鹃红映。
翠挹琴溪,青环箬岭。
步步引人入胜,苍松冠岭。
更云栈凌虚,石亭当径。
浣尽尘襟,不须禅悦已心定。
陵阳修路渐坦,见江头九子,依约灵境。
峰嵌招提,溪通略彴,曲曲晴漪如镜。
泉扃翠冷,想月明中宵,万峰青静。
定有真灵,此闲参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是清朝诗人端木埰所作。该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宣城地区入春后的美丽景色,包括杜鹃花的红艳与琴溪、箬岭的自然美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中,诗人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诗人通过“宣城入去春如锦,千山杜鹃红映”这一句,生动地勾勒出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变化。千山之上,杜鹃花开得如火如荼,色彩斑斓,如同锦缎一般绚丽。
  • 文化意象:诗中的“琴溪”、“箬岭”等词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涵。琴溪可能是指某座具有文化或历史价值的小溪,而箬岭则指代一座山丘。这些地理名称往往和历史上的文化人物、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厚度和情感深度。
  1. 诗歌风格
  • 清新脱俗:《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审美风格,这种风格在清代文学中颇为常见,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简约之美的审美倾向。诗中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意境深远:这首诗的意境深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摹,而是通过自然景物来寓意人生的哲理。诗中的“步步引人入胜,苍松冠岭”,不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断探索和进取。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如杜鹃花、琴溪、箬岭等,这些意象既独立又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春天以及更广阔世界的感悟。
  • 语言精炼: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语言非常精炼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词的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通过简短的句子表达深刻的意境。例如,“步步引人入胜,苍松冠岭”这句中,“步步”形容景色的连续和吸引人的魅力,“苍松冠岭”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上的松树巍峨挺拔的景象。
  1. 情感表达
  • 乐观向上: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乐观向上的,尽管面临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诗人却没有沉浸在眼前的景色中无法自拔,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更广阔的人生和自然界的思考。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高远的人生理想。
  • 哲思融合:除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还将个人的思考融入其中,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一幅自然画卷,更是一首蕴含哲学思考的作品。这种结合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作为清代诗人端木埰的经典之作,不仅以其精美的自然描绘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还以其深沉的哲思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历史的赞誉。无论是从诗篇的内容、风格还是技巧上来看,它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对于喜爱古典诗歌的读者来说,深入研读并理解这首诗的意义,无疑是一件赏心悦事的乐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