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 二首 其二 沈归愚侍郎天台归过访

霜满靴,尘侵马。
白首诸公恋东华,相逢爱说天台话。
蹑峤霞,饭涧麻,吟瀑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块玉 二首 其二 沈归愚侍郎天台归过访’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作品,出自他的《四块玉》组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厉鹗(1692年—1772年),字太鸿,一字樊川,号铁笛道人,浙江钱塘人,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厉鹗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1. 诗歌原文
    霜满靴,尘侵马。白首诸公恋东华,相逢爱说天台话。蹑峤霞,饭涧麻,吟瀑花。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厉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境界。诗句中的“霜满靴”和“尘侵马”形象地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而“蹑峤霞,饭涧麻,吟瀑花”则描绘了一幅山间美景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厉鹗独特的审美情趣。
  • 思想情感:厉鹗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是对名利看破的情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中的闲适主题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艺术特色:厉鹗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刻。他的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厉鹗的《四块玉 二首 其二 沈归愚侍郎天台归过访》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