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次赵饮谷韵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闲愁吹絮。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
此际青门曾住。
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春慢 次赵饮谷韵》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鸿词科试,却无意仕进,转而潜心著述。厉鹗博览群书,尤其对宋史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词原文: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閒愁吹絮。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此际青门曾住。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3. 诗词鉴赏:厉鹗的《探春慢·次赵饮谷韵》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更是其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交织的反映。通过这首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象细腻入微的描绘,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4. 文学价值:《探春慢·次赵饮谷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古代诗词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了厉鹗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探春慢·次赵饮谷韵》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厉鹗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真实写照。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还能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