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郊外探春作

一水仙源曲,被柳条遮断,千缕婀娜。
有约湔裙,怪逢伊还向,重帘单舸。
出意新梳裹。
看飏鬓、蕊黄微涴。
纵近来,远似天涯,谁倩玉颜初破。
禁火。
心情偏妥。
伴钱藕偷分,钿荇轻堕。
容易斜阳,恐穿烟凤子,尚寻珠唾。
波面虹桥卧。
任怨咽、玉箫吹过。
无奈澹月笼灯,翠扉恨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游春·郊外探春作》是清朝厉鹗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宋代文化在清代的传承与影响。下面将深入探讨此词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1. 内容分析
  • 自然描写:词中描绘了“一水仙源曲”的优美景色,用柳条遮断流水的景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种细腻的自然观察和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人物情感:词中提到“有约湔裙”、“怪逢伊还向”,这些描述表达了一种期盼重逢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设定,词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作为媒介,抒发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思念。
  • 情感表达: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心情的刻画,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的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深情的寄托和表达。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厉鹗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特别是宋代文化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南宋周密的《武林记事》等记载,都为厉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个人经历:厉鹗的个人经历同样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影响。作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的家乡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成为他诗词创作的源泉。
  • 文化传承: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厉鹗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部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面貌和文化心态。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厉鹗在《曲游春·郊外探春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柳条遮断流水”、“玉颜初破”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语言风格:厉鹗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不乏生活的质朴和真实。这种语言风格使得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结构布局:整首词的结构布局紧凑而富有层次感。从自然景观的描写到人物情感的抒发,再到结尾的情感升华,每一个部分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曲游春·郊外探春作》不仅是厉鹗文学创作中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及艺术史的人来说,这首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也是现代人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