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

我生少食酒,所赋有定命。
眼虽识杯铛,濡唇盖天性。
往爱同醉醒,近颇斗豪横。
五斗昔称贤,千钟古云圣。
沈当戒丰候,嗜或败齐庆。
此中得失林,覼缕岂易更。
达人饮无何,不讳一日病。
徐公高士孙,酒德颇雅正。
空抱瘿木瓢,乃似僧钵净。
种黍思东皋,挹浆指西柄。
长吟君试和,滑稽漫嘲评。
绝倒禁酿语,倚阁招手令。
乞疑申酉虚,呼肯庚癸并。
君著北山经,乐胜奉朝请。
奚烦未啐勤,但举先酌敬。
初筵若参我,微酣破幽夐。
一壶送泛潜,入咽如去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作品,全文共108字,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的理解和态度。厉鹗,字重君,号白门,又号樊川,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与学者,他的作品以简洁含蓄著称,善于用典,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我生少食酒,
    所赋有定命。
    眼虽识杯铛,
    濡唇盖天性。
    往爱同醉醒,
    近颇斗豪横。
    五斗昔称贤,
    千钟古云圣。
    沈当戒丰侯,
    嗜或败齐庆。
    此中得失林,
    𫌨缕岂易更。
    达人饮无何,
    不讳一日病。
    徐公高士孙,
    酒德颇雅正。

  2.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通过“眼虽识杯铛”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酒的熟悉与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哲理探讨:诗中的“此中得失林”反映了诗人在品酒过程中的思考,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社会乃至个人命运的深入观察与思考。
  • 艺术特色:厉鹗擅长使用典故和象征,这首诗中也可见一斑。例如,“五斗昔称贤,千钟古云圣”等句,运用历史典故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1. 创作背景
  • 厉鹗生活在清代中晚期,这一时期的文人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变革和个人境遇。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 思想内涵
  • 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饮酒的喜爱,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人生如同饮酒,有甘有苦,需要适时适地,不可过于沉迷或放纵。
  • 诗人通过对饮酒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1. 文学地位
  • 《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厉鹗个人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诗歌艺术、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
  •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赏析的对象。
  1. 后世影响
  • 厉鹗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对中国近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借鉴其简约而深刻的表达方式。
  • 在文化传承方面,厉鹗及其作品被视为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1. 文学价值
  •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厉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学成就,也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 厉鹗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这些诗歌作品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饮酒态度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清代文人生活画卷的艺术品。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提供了宝贵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