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锡山

寒塘淼淼风䀨聒,冻耳唯闻橹床拨。
九龙头角半入云,只有东峰塔颖脱。
隔岸人家倚衰柳,带湿炊烟青一抹。
帆迟目短望渐遥,颇羡安居对疏豁。
秦馀杭山次第迎,为乞红萍照裘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游锡山》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清代诗人弘历创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高宗,年号为乾隆,他在位时间为1735年至1796年。他出生于清朝雍正帝第四子,是满族出身,爱新觉罗氏成员。在清朝众多帝王中,弘历因其政治才能和文化艺术成就而备受推崇。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 诗歌原文:晴明无雨亦沾衣,细雨何妨征盖飞。横岭侧峰入葱茜,玉梅翠竹沐㵟。漫嫌远岫藏青霭,恰喜浓膏遍绿畿。霁景太湖云入望,九龙暂待翠华归。

  3. 诗意解析:此诗通过对无锡锡山的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联“晴明无雨亦沾衣,细雨何妨征盖飞”表达了即使晴好天气也可能因雨水而感到湿透,但在雨中出行仍不失为一种享受。颔联“横岭侧峰入葱茜,玉梅翠竹沐㵟”则进一步描写了锡山上的自然美,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春意盎然。颈联“漫嫌远岫藏青霭,恰喜浓膏遍绿畿”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山隐藏在薄雾中的欣赏以及对于绿色覆盖大地的喜悦。尾联“霁景太湖云入望,九龙暂待翠华归”则将视野拓展到太湖边,想象着湖面的平静与美丽,同时寄托了对皇帝归来的期待与祝福。

《雨中游锡山》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诗歌艺术,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文化的传承,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