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同符幼鲁圣几泛舟河渚看梅暮至西溪

春山始可游,逢雨成奇瞩。
乱水添鱼梁,奔云出幽谷。
低篷何所诣,荡漾转深曲。
回瞻云峰远,前与花林逐。
寒姿媚荒筠,一一事膏沐。
因依远人境,摇动沦漪绿。
客有解清琴,雨深音断续。
暝色入孤弦,风灯湿茅屋。
去舟尚踌躇,花光看不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同符幼鲁圣几泛舟河渚看梅暮至西溪》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春日游历图,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在分析这首诗之前,有必要了解其创作背景。据《樊榭山房集》记载,厉鹗在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科试,因无意仕进,遂潜心著述。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诗歌、文集以及书画等方面。在《樊榭山房集》中,有大量关于他诗作的记录,显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由此可以推断,《雨中同符幼鲁圣几泛舟河渚看梅暮至西溪》的创作,可能与厉鹗的游历经历或对某种特定景象的感触有关。

诗中的“春山始可游,逢雨成奇瞩”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山水美景的赞赏。春季万物复苏,山水间显得特别迷人,而一场春雨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深,使得原本就引人入胜的景象更添一分韵味。接下来的句子“乱水添鱼梁,奔云出幽谷”,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河流的变化,增加了诗句的动态感和画面感。雨水打湿了河岸,水面变得浑浊,但同时也为河水添加了生机,而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的衬托下愈发神秘莫测。

“低篷何所诣,荡漾转深曲”表现了诗人乘舟而行时的感受。低垂的船篷引领着诗人的视线深入未知的幽径,随着舟行,逐渐发现了更多的曲折与美丽。随后两句“回瞻云峰远,前与花林逐”则从远景和近景两个角度描绘了雨后的景色。远观云峰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近处则是花林随着微风摇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最后两句“寒姿媚荒筠,一一事膏沐”则着重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梅花在雨中显得格外娇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触动。“因依远人境,摇动沦漪绿”则表达了诗人在雨后静谧的环境中的沉思,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雨中同符幼鲁圣几泛舟河渚看梅暮至西溪》是厉鹗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结合自己的游历体验和审美观念,创作的一首意境深远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风貌的一种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