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溪走玉龙,连山抱千层。
水风引到寺,老树青鬅鬙。
上巢大觜乌,下络交枝藤。
王气久死灰,阴怪争来凭。
陈帝起里中,樵牧犹相矜。
捣青一旅奋,驱贼如秋蝇。
悲哉萧老公,不得顾眇僧。
跛奴亦何为,大命归吴兴。
此地即丰沛,精爽依禅灯。
长爪携淑俪,雉山望云蒸。
我来漱井眉,铭辞义崚嶒。
传是洗儿日,寒溜汤泉腾。
更着辱井戒,不觉欷歔增。
可怜马上郎,义愤尤足称。
成败有天定,隙为英雄乘。
煌煌江左业,从此期恢弘。
身后那可料,暴骨摅雠膺。
古愁起暮色,闲话同诗朋。
循廊土花碧,铃语摇觚棱。
同寿门游若溪广惠寺是陈武帝故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寿门游若溪广惠寺是陈武帝故宅》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兴衰、英雄末路的深刻感慨。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深受清代文学界的认可和赞誉。康熙五十九年(1720),厉鹗中举人,此后在清朝的官场生涯中也颇有作为。他的诗歌创作多以山水为题材,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中描述了若溪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连山抱千层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肃穆的气息。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王气久死灰”的阴怪和“精爽依禅灯”的陈帝,展现了历史兴衰的无常和英雄末路的悲哀。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深化了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认识。
厉鹗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性,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通过精细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厉鹗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紧密结合起来,使得他的诗句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
《同寿门游若溪广惠寺是陈武帝故宅》是厉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命运的描述,展示了厉鹗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这首诗不仅是厉鹗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