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再泛若邪溪至平水肩舆游云门寺二首 其二

系舟在枫根,石路穿畦棱。
秋水溢沟塍,潏潏入清听。
野旷群峰趋,蓝烟自包孕。
远势引台明,连延接嶀嵊。
秦望独孤撑,香刹倚绝胜。
多生结净业,来礼云门磬。
辨才残塔断,思陵钜碑剩。
松堂寂无人,幽花坠苔径。
惟有溪桥风,吹我尘梦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日再泛若邪溪至平水肩舆游云门寺二首”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若邪溪泛舟时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中描述了苏轼在若邪溪泛舟的情景。他乘坐着肩舆(古代一种轻便的车轿)游览云门寺,这里的景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然而,他并未被这美丽的景色所迷惑,而是继续前行,展现出他豪放不羁的性格。

诗中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不仅欣赏到了若邪溪的美丽,还看到了周围的山水风光。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使他陶醉其中,忘却了一切烦恼。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赤壁赋》中所描述的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诗中也体现了苏轼的豁达胸怀。尽管他身处困境,但他并未被这些困难所困扰。相反,他选择了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起伏。这种豁达胸怀使他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次日再泛若邪溪至平水肩舆游云门寺二首”这首诗通过描绘苏轼在若邪溪泛舟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豁达胸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