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计足销暑,幽泉时所须。
同诣北山寺,况有方袍俱。
摇兀荡云水,萧瑟鸣茭芦。
入门气象古,松径临平湖。
芳公遗甃在,寒碧窥墙隅。
当年续前哲,用敢告仆夫。
虽非孤山旧,法乳应不殊。
至今四百载,充满于僧厨。
日汲忘其名,流俗良可吁。
主人尚敬客,一斗为我㪺。
烹珠兼炼雪,顿使渴吻苏。
惜哉张贞居,小碣今已无。
凄然想清音,难觅石上枯。
我亦山中人,行当斸甘腴。
杨家买阿对,杜老唤獠奴。
此策成有日,不假调水符。
一笑且置之,相与追诗逋。
周少穆招同人游玛瑙寺访后仆夫泉分得无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少穆招同人游玛瑙寺访后仆夫泉分得无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此诗为作者和友人一同游览玛瑙寺时所作,其中“无字”是指寺院内的一块石刻,因刻字被毁而得名。
诗中描述了作者与友人在玛瑙寺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景的感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他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及相互间的默契。
该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诗中提到的“僧徒”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僧侣们,而诗中的“仆夫”则指寺庙中的仆人。这些词语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僧侣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僧侣的生活状态以及仆人的职责等等。
《周少穆招同人游玛瑙寺访后仆夫泉分得无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