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清明同意林诚夫江皋作五首 其三

踏青罗袜逐时新,节物何关百感身。
小住客程刚半日,虎丘山下看迎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丘清明同意林诚夫江皋作五首 其三》是明代文学家王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虎丘清明同意林诚夫江皋作五首 其三》

虎丘山下石梁横,水涨平沙草树青。
客路不须愁见雪,山中已觉到秋晴。

注释:虎丘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下的景色,以及游客在山中游览时的心情。诗中写道:“虎丘山下石梁横,水涨平沙草树青。”意思是说,在虎丘山下,有一座石桥横跨在水面上,水涨的时候,平沙上的草和树木都显得青翠欲滴。这里的“石梁横”指的是虎丘山脚下的石梁桥,它横跨在江面上,成为了一个美丽的景观。而“水涨平沙草树青”则描绘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天来临,河水上涨,使得平沙上的草木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客路不须愁见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感慨。在古代,人们常常为了出行方便而在道路旁搭建桥梁或者设置栏杆,这些设施被称为“客路”。而“客路不须愁见雪”意味着即使天气寒冷,也无需担心路上会积雪或结冰,因为已经有了这样的设施。这反映了古人对于交通设施的重视和对旅行者的照顾。

最后一句“山中已觉到秋晴”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在这里,“山中”指的是虎丘山所在的环境,而“秋晴”则是指秋天的晴朗气候。这句诗表明,尽管外面可能还是春寒料峭,但山上已经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天气晴朗宜人。这说明虎丘山所在的环境有着独特的季节变化和美丽风光。

这首诗通过对虎丘山下景色的描绘和对旅途中心情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于旅行体验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交通设施和旅行条件的考虑,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