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沧浪亭五首 其三

仿佛南园筑北埼,鸭毛小涨碧参差。
行人羞照风尘鬓,手弄垂杨立少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独游沧浪亭五首》的第三首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游览沧浪亭时所见春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景色的赞叹。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桃萼飘红上菜苔,荡湖艇子转城隈。
    春阴不惮盘阊远,为谒湖州长史来。
    略彴难通步屧缘,三驺意气拥林泉。
    人生是事俱关分,他日重游亦偶然。
    彷佛南园筑北埼,鸭毛小涨碧参差。
    行人羞照风尘鬓,手弄垂杨立少时。

  2. 诗歌赏析

  • 自然之美:诗中的“桃萼飘红上菜苔”描绘了春日里桃花瓣随风飘散,覆盖在菜苔上的美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游人心境:诗人表达了自己独享这份美好时的愉悦心情,“荡湖艇子转城隈”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状态。
  • 友情与期待:“为谒湖州长史来”反映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拜访湖州的长史,这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期待。
  • 哲理思考:“人生是事俱关分,他日重游亦偶然”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再次来访的期待。
  • 宁静与孤独:“彷佛南园筑北埼,鸭毛小涨碧参差”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了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之中。
  • 怀旧之情:“行人羞照风尘鬓,手弄垂杨立少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无奈感伤。
  1. 艺术手法
  • 侧笔使用:诗人通过“低敧”和“迷”字来形象地描述春草的茂盛和草木生长的态势,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细节描写:诗中对春风、桃花、湖水等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使画面更加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抒发: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1. 文化背景
  • 历史人物:诗中提到的“湖州长史”,指的是唐代诗人苏舜钦,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他的《沧浪亭》一作更是传诵千古。
  • 文学影响:顾晞元作为宋代的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此诗作为《独游沧浪亭五首》之一,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顾晞元生活在宋代,其生平不详,但据资料显示,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五言绝句的创作。
  • 时代环境:宋代是一个文学发展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众多,顾晞元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了多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独游沧浪亭五首》的第三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顾晞元精湛的诗歌技巧,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