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舟中四首 其二

白塔湖边孤棹开,风回忽卷乱云堆。
越山绝似西施髻,朵朵翠翘浮水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阴舟中四首的第二首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自然景象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白塔湖边孤棹开,风回忽卷乱云堆。
    越山绝似西施髻,朵朵翠翘浮水来。
  2. 诗歌赏析:厉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诗中的“白塔湖”与“风回忽卷乱云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动态美。通过“越山绝似西施髻”形象地比喻,展现了越山峰峦起伏、宛如美女发髻的壮丽景象。最后两句“朵朵翠翘浮水来”,则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水中的倒影或浮萍,增添了诗的画面感。
  3. 创作背景:厉鹗生活在清代,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文人辈出的时代。然而,在这一时期,许多文人仍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因此,厉鹗选择以山水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的诗歌风格也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语言的精炼。
  4. 主题思想:虽然这首诗的主题不是直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在晚清时期并不罕见,许多文人都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
  5. 艺术特色:厉鹗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也注重音韵的搭配和节奏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艺术特色不仅体现了厉鹗的高超技巧,也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山阴舟中四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