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里此夷犹,细雨平桥负好秋。
瞥见停云小平远,依然还我旧扁舟。
题文待诏石湖诗画卷二首同嶰谷半查作 其二
介绍
《题石湖诗画卷二首同查谷半查作其一》是元代诗人黄溍的作品。
黄溍(1293年-1368年),字景行,号贞素,别号圭溪老人、孤凤山人等。江西新干人,黄州黄冈(今属湖北)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曾任翰林院编修官、侍讲学士、奎章阁侍书学士等职。他与宋濂、刘基并称为“元末明初文坛三杰”。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石湖诗画卷二首同嶰谷半查作 其二
石湖先生名无逸,天性高迈有奇节。
笔端潇洒出胸次,不从人后随人邪。
其于文章亦然,非独为时为俗设。
乃者余友半查嶰谷,以石湖诗画卷见贻。
余观卷上石湖诗,皆古体也,而其气格意度,卓绝乎前古,
又岂徒然哉!
乃复览画,则又何所见之精而所为之雅也?
吾闻石湖先生,少工词赋,长益肆力于古文辞,
遂为一代宗匠,传不朽之声。
今夫世之学者,虽日诵圣贤之书,读诸子百家之言,
而于古人文字,往往束焉而不发。
或能言之,而其言不足以达也;能为之,而其为不足以成也。
呜呼!
岂非学之不至欤?
余尝读史,窃慕先生之为人,而深悼夫士生之不遇。
方石湖先生之在世也,天下豪杰相视如草芥矣。
及其没也,天下莫不兴起而叹曰:“石湖之文,固已绝矣!”
嗟夫!
石湖既没,今数百年矣。
使石湖先生生于今之世,当必有以易其故步,
而大放厥词,光焰万丈,震赫当世。
岂直足以自立,抑亦足以开物成务,为百代法程哉?
余每读石湖先生之诗,未尝不怆然有所思矣。
今阅嶰谷之所作,而尤加敬服,于是乎书其所以敬服之意。
嶰谷其知我罪我,幸勿谓予言为妄也。
石湖先生之门,今其有子若孙乎?
其有志于斯文者乎?
呜呼!
吾将何以劝之?
且夫天地之大,古今之远,而文章之盛衰兴废,犹水之流而冰之消。
岂独石湖先生之诗画卷哉?
虽然,石湖先生固可谓有得夫文之全者也。
彼其于诗也,则曰:诗者,人心之所自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者也。
又曰:“欲穷其奥旨,必自其外入。”
然则心与言者,不可以苟通也。
心之精微,而口不能传;口能传之而不能尽。
口能尽之,而又非手所能追也。
故夫诗人者,必求其心之所安处,而后可以语焉。
其于文也,则曰:“文不在声律之高下,而在理之正负。”
又曰:“文以载道也。”
然则文之道也,又不可苟同也。
道之是非得失,在人而已,而文者不过载其迹耳。
然则夫为文者,又岂得以古人文辞之繁简为高下哉?
夫文章之妙,非他,唯其真而已。
真出于自然,自然之理也。
诚如是,则虽无意于文,而文未尝不高出于自然;虽有意为文,而文未尝不高出于自然。
盖天下之至文,未有出乎自然之外者焉。
然则夫人之所以为人者,其可得而伪哉!
呜呼!
余观石湖先生之作,虽其所作之文辞也。
然观之于心,则固已自为一世界矣。
彼其游戏于六艺之中,游心于千载之上,
其出入于物之内,而无累乎其间者。
又奚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