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观剧四首次西颢韵 其二

韦氏阑前许和子,岐王宅里李龟年。
为君留客殷勤甚,停却明朝放溜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堂观剧四首次西颢韵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崇祯五年(1632年),时张岱客居杭州,与袁宏道、陶望龄同在西湖之畔的东堂观剧,即观看戏剧表演。

首联“东堂剧演两回新,西颢风生万里尘”,描述了观剧的情景:在杭州的东堂观赏了两次新的戏剧表演,而西颢则带来了千里之外的尘埃。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戏剧表演和西颢带来的尘埃进行了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戏剧表演的喜爱之情。

颔联“南华仙去谁为伴?北地人归我共论”,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南华指的是庄子,他曾经在南方隐居讲学,后来不知所踪。在这里,诗人以庄子自喻,表示自己如同庄子一样超脱世俗,与世无争。而北地则指北方的友人,他们虽然远离家乡,但仍然保持着联系,共同谈论着世事。

颈联“东堂剧罢西颢散,西颢云开见月明”,则进一步描绘了观剧的情景:戏剧表演结束后,西颢也随着尘埃消散,而当西颢散尽时,天空中露出了明亮的月亮。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西颢比喻为云层,表示戏剧表演结束后,一切都变得清晰明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戏剧表演的赞美之情,认为它能够带来清新的空气和明亮的月光。

尾联“何日重逢同话旧,何时相忆各沾巾”,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候再次与朋友们相聚,畅谈旧事;而在其他时候则只能各自思念对方。这里的“沾巾”一词,原本指擦拭眼泪的动作,这里则用来形容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戏剧表演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