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山半出云烟,无处花多不可怜。
七娘子庙何人到,折取繁枝供几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半山山半出云烟,无处花多不可怜。
七娘子庙何人到,折取繁枝供几筵。
《雨中柳渔招同诸公泛舟北郭看桃花用少陵江畔独步寻花韵七首之四》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水乡风光画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生活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雨中柳渔招同诸公泛舟北郭看桃花用少陵江畔独步寻花韵七首之四
雨霁山光出,烟开柳色新。
渔人寒不收,桃叶复青春。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即公元713-756年,是王昌龄的盛年时期。他当时担任江宁丞,在江宁(今南京市)任职。据《唐才子传》记载,王昌龄“善为五言,又工七绝”,与李白、高适、王维等并称“饮中八仙”。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雨霁山光出,烟开柳色新。
渔人寒不收,桃叶复青春。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雨后山光初现、烟霭散尽、柳色更新的美景。后两句则转入对人事的描写,渔人们因寒冷而未能收网捕鱼,而桃花也似乎因为春天的到来而重新盛开。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乐趣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