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改堂使君索和元日之作

梦觉铃斋冷絮颠,早分春到使君前。
朝正尚忆蓬山直,课绩应同韵海传。
官盏尝茶民事简,农家探茧物华妍。
杨亭谢馆追遗迹,黄阁迟登尔许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改堂使君索和元日之作》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婉曲幽深的风格和清远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厉鹗博学群书,尤熟于宋史,是浙西派的重要作家,以词宗南宋姜夔、张炎,声调和谐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樊榭山房集》二十卷等。

  2. 诗歌原文
    梦觉铃斋冷絮颠,早分春到使君前。
    朝正尚忆蓬山直,课绩应同韵海传。
    官盏尝茶民事简,农家探茧物华妍。

  3. 诗歌解析

  • 梦觉铃斋冷絮颠:这句描绘了一种清晨醒来时的场景,铃斋显得寂静冷清,似乎连飞舞的柳絮都显得凌乱无序。”冷”字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感觉,而”絮颠”则形象地描绘了柳絮纷飞的情景。
  • 早分春到使君前:”早分”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感知。”使君”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或者是对地方长官的一种尊称。此句表明诗人对于春天的到来有着敏锐的觉察,并感受到了季节变换的微妙变化。
  • 朝正尚忆蓬山直:”朝正”指的是早晨的朝拜,”蓬山直”可能指蓬莱仙岛或是直指仙境。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向往与理想,以及对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
  • 课绩应同韵海传:这里的”课绩”可能指的是考核成绩或者是工作业绩。”韵海传”则可能是指学问渊博,能够传承经典。整句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学识能够流传后世。
  • 官盏尝茶民事简:”官盏”指的是官吏使用的酒杯,”尝茶”则是指品尝茶叶。”民事简”暗示了政务的简化或者治理的高效。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政务的参与和对于社会事务的关注。
  • 农家探茧物华妍:”农家”是指农民之家,”探茧”则是采摘蚕茧的活动。”物华妍”形容事物美好。整句可能是描述诗人在农村的体验,或者是对农民劳动成果的赞美。

《唐改堂使君索和元日之作》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也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民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