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呈志局诸君

踪迹今年定絮萍,丛书堆裹昼常扃。
分来竹叶社翁酒,开过梅花水部厅。
吴越朋簪连俊彦,台明幽事寄图经。
纸田自笑多荒落,欲向山川更乞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社呈志局诸君》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诗句一:“踪迹今年定絮萍,丛书堆裹昼常扃。”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感慨,感觉自己像浮萍一样无根,被书籍所包围的日常生活中,时间似乎变得静止。
  • 诗句二:“分来竹叶社翁酒,开过梅花水部厅。” 描述了与朋友们相聚饮酒、欣赏梅花的美好场景,反映出诗人在社交中的闲适和快乐。
  1. 作者简介
  • 厉鹗:原名太鸿,号樊榭,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在康熙五十九年中举人,后因无意仕途而专心于文学创作,尤擅长宋史研究。他的诗歌风格婉曲幽深,字句清远,声调和谐,被誉为继朱彝尊之后的浙西派重要作家。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厉鹗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记录,也是对当时文人聚会文化的反映。诗中的“分来竹叶社翁酒”等词汇,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交往的礼节和情趣,展现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春社呈志局诸君》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