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集葭白斋

尽日添衣怯峭风,春光一半水流东。
老催花事来心上,醉恋朋欢在客中。
小海无人知夏统,草堂何地著卢鸿。
从教天地蘧庐似,剪烛题诗不易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集葭白斋》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是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厉鹗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应博学鸿词科试,却无意仕进,而是专注于著述。他的诗作以婉曲幽深著称,字句清远,声调和谐,被誉为继朱彝尊后的浙西派重要作家。
  2. 诗歌原文:尽日添衣怯峭风,春光一半水流东。老催花事来心上,醉恋朋欢在客中。小海无人知夏统,草堂何地著卢鸿。 从教天地蘧庐似,剪烛题诗不易同。
  3. 诗歌鉴赏:厉鹗的这首《上巳集葭白斋》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的感受与心境。首联“尽日添衣怯峭风,春光一半水流东”描绘了诗人面对春风时的微妙情感,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颔联“老催花事来心上,醉恋朋欢在客中”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春花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颈联中的“小海无人知夏统,草堂何地著卢鸿”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尾联“从教天地蘧庐似,翦烛题诗不易同”则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接受,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上巳集葭白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借助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

《上巳集葭白斋》作为一部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佳作,不仅展示了厉鹗的艺术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独特视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