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舟中苦热寄汪青渠

频年奔走厌川陆,六月浮舟信更难。
蘋末不传凉吹起,峰尖空逼火云看。
只愁嘲客徐常侍,讵肯因人梁伯鸾。
记得松阴对挥麈,掬泉龙吻酌清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梁溪舟中苦热寄汪青渠是厉鹗在特定环境下创作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鸿词科试,无意仕进,潜心著述。其诗宗南宋姜夔、张炎,婉曲幽深,字句清远。著有《樊榭山房集》二十卷,《湖船录》一卷,《南宋画院录》八卷,《宋诗纪事》一百卷,《南宋杂事诗》一卷及《绝妙好词笺》等。
  1. 诗歌原文
    频年奔走厌川陆,六月浮舟信更难。
    蘋末不传凉吹起,峰尖空逼火云看。
    只愁嘲客徐常侍,讵肯因人梁伯鸾。
    记得松阴对挥麈,掬泉龙吻酌清寒。

  2. 诗意解释

  • 频年奔走厌川陆:描述了诗人频繁奔波于不同的地方,厌倦了陆地的旅行。
  • 六月浮舟信更难:暗示夏季的高温使航行更加艰难。
  • 蘋末不传凉吹起:比喻炎热使得微风无法吹起,意味着天气异常炎热。
  • 峰尖空逼火云看:形容山峰之尖被烈日照耀,如同火焰一般。
  • 只愁嘲客徐常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担心他们无法忍受如此高温。
  • 讵肯因人梁伯鸾:借用梁伯鸾的故事来表达朋友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
  • 记得松阴对挥麈:回忆起过去在松树荫下悠闲地挥动麈尾的情景。
  • 掬泉龙吻酌清寒:描述用泉水洗手的动作,仿佛能享受到清凉。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厉鹗的诗歌艺术风格独特,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意境。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自然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梁溪舟中苦热寄汪青渠》不仅是厉鹗文学作品中的杰作,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厉鹗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关怀和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