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波渺渺鸭头新,比日夤缘不厌频。
草色居然迷客子,花光也复恼禅人。
湖头旧俗工挑荠,船尾行庖细脍鳞。
莫道无山供望眼,天边九点淡螺皴。
叶迎坡信臣陆纡斋耐士招泛东湖分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迎坡信臣陆纡斋耐士招泛东湖分韵》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继朱彝尊而后起的浙西派的重要作家,也是词宗南宋姜夔、张炎的继承者。他的诗作以婉曲幽深、字句清远、声调和谐而著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诗歌原文:《叶迎坡信臣陆纡斋耐士招泛东湖分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首联“晴波渺渺鸭头新,比日夤缘不厌频”,展现了湖面晴朗时波光粼粼、水禽活跃的景象。颔联“草色居然迷客子,花光也复恼禅人”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丽。颈联“湖头旧俗工挑荠,船尾行庖细脍鳞”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船上准备的美食。末联“莫道无山供望眼,天边九点淡螺皴”则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远山的美丽轮廓。
诗歌鉴赏: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东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晴波渺渺”和“草色居然”,不仅描绘出湖面的宁静,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挑荠”、“细脍鳞”等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能够闻到湖边食物的香气,感受到渔民们的生活场景。整首诗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文之趣,堪称清代诗词中的佳作。
《叶迎坡信臣陆纡斋耐士招泛东湖分韵》不仅是厉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自然景观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和研究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朝中期的文化氛围及其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