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怀古四首 其三

南都近事斗妍华,北里妆成胜若耶。
妙妓新裙吟蛱蝶,君王特策问虾蟆。
匆匆时节争钩党,草草兵戈散内家。
赢得渡头残柳在,瘦腰无力倚风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秦淮怀古四首 其三》是明朝诗人李化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感慨历史的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李化龙:明朝著名文学家,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精湛的文学技艺著称。他的文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变迁为主,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作品原文与赏析
  • 原文:风定神鳌静不游,振衣东望思悠悠。
    难凭日驭穷三界,独倚天门见十洲。
    波吐金银仙观晓,烟沈紫翠帝京秋。
    乘风寄问无生客,谁是蓬壶第一流。
  • 赏析:李化龙的《秦淮怀古四首 其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首联“风定神鳌静不游,振衣东望思悠悠”通过“神鳌”这一神话元素,象征着永恒和超脱。诗人站在高处,望着远方,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考和哀愁。颔联“难凭日驭穷三界,独倚天门见十洲”则进一步展开了对宇宙和人类渺小的哲理性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规律的深刻感悟。颈联“波吐金银仙观晓,烟沈紫翠帝京秋”则具体描述了金陵城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联想。尾联“乘风寄问无生客,谁是蓬壶第一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化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作品背景
  • 该诗创作于李化龙的时代背景下,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趋于完善,为文人提供了更多的表达空间和机会。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李化龙能够有机会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1. 作品影响
  • 《秦淮怀古四首 其三》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李化龙个人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1. 相关作品比较
  • 在比较李化龙的《秦淮怀古四首 其三》和其他同类作品时,可以看到不同作者对历史、自然、人生等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表现手法。李化龙的作品在形式上更接近古代诗歌的规范,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情感深沉而真挚。相比之下,其他作者的作品可能更注重形式的创新或内容的新颖,但往往在情感表达和深度上稍逊一筹。

《秦淮怀古四首 其三》是李化龙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才能,更是一首充满哲理、情感丰富、艺术成就卓越的佳作。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对于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