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绝苕南境,晚来归鸟翻。
草枯群溆出,烟起乱峰昏。
僻邑无驱马,闲农早闭门。
丛祠望灯影,神力至今存。
南湖晚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湖晚望》是清朝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清绝苕南境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来的归鸟翻飞、草枯群溆出、烟起乱峰昏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赞美。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是继朱彝尊而后兴起的浙西派的重要作家,尤以其婉曲幽深、词宗南宋姜夔、张炎,声调和谐而著称。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上,还表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与继承中。厉鹗的创作生涯和思想倾向,展现了他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立追求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南湖晚望》作为厉鹗的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厉鹗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诗歌创作中,厉鹗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通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深入表达,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这种艺术手法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更能让读者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体验到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南湖晚望》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和对诗人情感的深刻表现。诗人通过对南湖晚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深沉又含蓄,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湖晚望》作为厉鹗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厉鹗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清代诗歌的机会。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那份纯真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