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邻桑屯田韬甫见访兼和移居诗辄赋五言用酬雅贶

穷居蔽泥水,车迹过从稀。
避俗翁今是,栖仁里可归。
墙低闻雒诵,门静接深衣。
自此陶嘉月,联吟愿莫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此诗作于诗人移居之后。诗人在《与友人别》一诗中,有“我行适千里,君去独一身”之句。此时诗人虽已移家,但内心仍感孤独,故作此诗答谢桑屯田。

首联起笔即道:“南邻桑屯田,韬甫见访兼和。”言诗人新居之南是桑屯田,其人姓桑名韬甫,曾来访过诗人。这里用对偶的手法将两个人物连在一起,突出了桑韬甫的来访给诗人带来的喜悦。

颔联写桑韬甫来访的情景:“见访兼和移居诗,辄赋五言以酬雅贶。”桑韬甫不仅来拜访诗人,还一起欣赏了诗人的新居。于是诗人便作了一首五言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里的“雅贶”指的是桑韬甫的厚赠。通过这次交往,诗人与桑韬甫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高斋临大路,幽径接重城。风尘三万里,烟雨五千程。旧游多乐事,新居足佳兴。不嫌同宿处,明月夜相并。”诗人在新居中,可以遥望远方的山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漫步于小径上,领略城市的繁华。虽然身处异地,但仍能与朋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同时,新居也给诗人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不嫌同宿处,明月夜相并。”诗人与桑韬甫虽身处不同的地方,但都珍惜彼此的友谊,希望在月光下共享美好时光。

尾联收束全诗,再次表达了对桑韬甫的感谢之情:“客情虽未厌,时序已推移。何当同杯酒,相与醉芳菲。”虽然客人的心情尚未平静下来,但时序已经发生了变化。诗人希望能与桑韬甫共同举杯畅饮,一同陶醉于这美好的春光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