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几日,一带黄金陌。
摇落朱楼芳槛侧。
水驿旗亭烟冷,顿觉纤腰瘦无力。
远山隙,丝丝尚凝碧。
遮不住,陶潜宅。
只残鸦几点还相识。
一样销魂,后湖荷盖,近来也恁萧瑟。
淡黄柳 疏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淡黄柳·疏柳》是清代诗人路传经的作品,其古诗全文如下:西风几日,一带黄金陌。摇落朱楼芳槛侧。水驿旗亭烟冷,顿觉纤腰瘦无力。远山隙,丝丝尚凝碧。遮不住,陶潜宅。只残鸦几点还相识。一样销魂,后湖荷盖,近来也恁萧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风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之美和人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淡黄柳”与“疏柳”不仅指代了特定的植物,也隐喻了季节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波动。
诗的开始部分“西风几日,一带黄金陌”通过“黄金陌”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秋季景象中道路两旁金黄的落叶,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随后,“摇落朱楼芳槛侧”承接前文,用“摇落”二字传达了秋意的浓重以及树木变化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接着的描述如“水驿旗亭烟冷,顿觉纤腰瘦无力”不仅刻画了秋天特有的萧瑟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因季节变迁而感受到的自身状态的转变,即由盛夏时期的丰满逐渐转变为秋天的清瘦。
进一步来看,“远山隙,丝丝尚凝碧”利用远山的轮廓勾勒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自然美,而“遮不住,陶潜宅”则巧妙地引用了诗人陶潜的典故,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秋天的感伤之中寻求的一份超然物外的宁静。最后的部分“只残鸦几点还相识”,通过对“残鸦”的形象描写,不仅衬托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淡黄柳·疏柳》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的诗歌,它更是通过季节的变迁折射出人生百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