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阗

毗沙府号古于阗,葱岭千盘积翠连。
大乘西来留法显,重源东下问张骞。
渔人秋采河边玉,战马春耕陇上田。
今日六城歌舞地,唐家风雨汉家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阗》是清朝诗人褚延璋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不仅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于阗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还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展现了古代于阗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作品的艺术特点:

  1. 诗歌背景
  • 创作作者:《和阗》是由清朝诗人褚延璋所作。
  • 时代背景:该诗写于清代,这一时期的于阗处于政治和文化的活跃状态,是西北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诗中描绘了大乘西来、重源东下的情景,以及渔人秋采河边玉、战马春耕陇上田的生动画面。
  • 社会风情:描述了唐家风雨汉家烟,反映了和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交融。
  1. 艺术特色
  • 意境创造:《和阗》在表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使读者能够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 语言精炼:褚延璋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复杂深邃的情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充满深意。
  1. 文化价值
  • 文学地位:《和阗》作为《西疆杂述诗》中的佳作,其影响力广泛,被视为新疆文学的代表之一。
  • 教育启迪:此诗不仅美化了语言,也为研究古代新疆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后世影响
  • 流传广泛:自《和阗》问世以来,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当时,甚至延续至现代,被广泛传颂。
  • 学术研究:《和阗》作为研究清代西北地区文化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研究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和阗地区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