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公挽吴静山中将

盛业靖西陲,直北关山,无限边氛思颇牧;
中兴余福将,西泠烟水,可堪白发话开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玉公挽吴静山中将》是明朝诗人王佐所作,表达了对吴静山中将的缅怀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王佐,字汝学,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以擅长诗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此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句原文: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盛业靖西陲,直北关山,无限边氛思颇牧;中兴余福将,西泠烟水,可堪白发话开天。挽孙伯兰洪伊公辅济危时,河朔英灵钦海宇;客星暗南斗,大江风物正清明。挽孙洪伊管乐有国士风,北方之强,河朔英灵君祭酒;管乐有国士风,北方之强,河朔英灵君祭酒;客星暗南斗,大江风物正清明。
  3. 诗意解析: 首句“盛业靖西陲,直北关山,无限边氛思颇牧”回顾了吴静山在西陲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吴静山忠诚和勇敢精神的赞赏。后两句则转入哀悼孙伯兰洪伊,称颂其在危难时刻的辅佐之力,以及其高尚的品格受到人们的景仰。最后四句则是对整个国家景象的描写和对清明时节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美好未来的向往。
  4. 艺术特色:《代玉公挽吴静山中将》不仅在情感上扣人心弦,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颇具匠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西泠烟水”、“大江风物正清明”,使得诗歌中的意境更加深远,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力。此外,诗中的用词精准、意象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5. 历史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此时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时代之中,社会各阶层都在为民族的命运和发展而奋斗。王佐作为当时的重要诗人之一,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代玉公挽吴静山中将》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深深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