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纪痛诗十八首选十 其九

绕树辞荆楚,驱车京索间。
星河明曙水,鼓角响寒山。
肠是今年断,鬓从前月斑。
征南诸将士,不战岂生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原纪痛诗十八首选十 其九》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当时杜甫在夔州,他目睹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在创作这首诗时,杜甫正身处战乱之中,心情沉重。

诗歌原文:
中原苦被乱氛侵,流贼纵横日野深。
哀哉桃李成蹊径,长者先回旧里心。
古屋空余燕雀喜,寒天更觉岁华阴。
穷途未忍重回首,归思难禁泪满襟。

诗句解读:

  1. “中原苦被乱氛侵”,表达了杜甫对乱世的忧虑和不安。中原地区本是繁华之地,却如今饱受战火之苦,形势严峻。
  2. “流贼纵横日野深”,描述了战乱期间,叛军四处流窜,给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3. “哀哉桃李成蹊径”,以桃李比喻那些因战乱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他们的生活道路因为战争变得坎坷不平。
  4. “长者先回旧里心”,描绘了老人返乡的心情,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担忧。
  5. “古屋空余燕雀喜”,表达了杜甫对过去安宁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6. “寒天更觉岁华阴”,暗示了战乱带来的寒冷天气,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7. “穷途未忍重回首”,表示诗人在艰难困苦的道路上仍然不忍再次回首,暗示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8. “归思难禁泪满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无法抑制的悲痛和悲伤之情。

《中原纪痛诗十八首选十 其九》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感的佳作,通过对战乱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背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