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将军登快哉亭

桃花烟浪里,兵马此登楼。
落日山无尽,东风江自流。
逢春惊久客,多难惜清游。
不敢题诗句,苏公在上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将军登快哉亭》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杨圻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1927年左右。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圻深厚的诗歌功底与独特的艺术视角,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中“桃花烟浪里,兵马此登楼”一句,通过色彩和动态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之中。同时,“落日山无尽,东风江自流”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空间感,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无边的山峦在晚霞中的壮丽景色,以及江水流动带来的宁静与悠长。此外,“逢春惊久客,多难惜清游”,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杨圻运用了诸多传统的诗歌技巧。例如,“不敢题诗句,苏公在上头”一句,巧妙地采用了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想表达却因身份或地位的限制而未能如愿的情感。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内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技艺。

从主题思想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面对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诗人并未选择逃避或沉沦,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活,珍惜每一次的旅行和经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正是诗人希望传递给读者的重要信息。

《侍将军登快哉亭》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它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一次文化的交流,一种情感的表达。对于研究中国近代诗歌发展、理解民国时期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欣赏传统诗歌艺术价值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和鉴赏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