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秋光早,客行日易曛。
参差石磴涩,历乱涧泉分。
一径落黄叶,四山生白云。
邮亭何处是,凉雨已纷纷。
古浪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浪峡》是一篇关于中国西北部自然地理景观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不详。该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河西走廊东端古浪县境内的祁连山脉部分——古浪峡,展现了该地区的山川风貌、历史价值以及它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古浪峡作为祁连山脉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地势险要,南连乌鞘岭,北接泗水与黄羊,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高山峡谷。这种地形不仅给古浪峡本身带来了天然屏障的作用,也使得其在历史上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古浪峡在历史上有着“秦关”、“雁塞”的美誉,并且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被誉为“金关银锁”。这不仅说明了它的军事重要性,也反映了它在历史上的文化和军事影响。此外,关于古浪峡还有出土的东汉标准量器“大司农平斛”,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显示了古浪峡在文化保存方面的价值。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古浪峡》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古浪峡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这样的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文化之深以及历史的重要性的思考和共鸣。
《古浪峡》不仅是一篇介绍地理地貌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展现自然之美、历史之重和文化之深的作品。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旅游资源指南,也提升了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