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仙槎漓江泛棹图

我昔游西粤,曾登独秀峰。
未探阳朔胜,漫想巨灵工。
今日图中见,知君笔底雄。
何当同著屐,踏遍翠玲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张仙槎漓江泛棹图》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作者情感的诗作。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郢,他生活在唐朝晚期,即公元八世纪到九世纪初。李郢的诗歌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明快,善于用口语入诗,具有一种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的韵味。

《题张仙槎漓江泛棹图》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观看张仙槎漓江泛棹图时的感受。诗的首句“远岸孤舟挂画帆”,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漓江风光图:远处的河岸上,一只独木舟悬挂着彩绘的船帆,静静地停泊在岸边,与周围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远岸”指的是漓江的岸边,而“孤舟”则是指那只独自航行的小舟,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者期待着什么。

接下来的句子“波平水静画桡迟”,进一步渲染了这幅图画的宁静与和谐。当风吹拂过水面,使得波浪平静下来,船桨划动的声音也变得缓慢而沉重。这一句诗不仅描绘了漓江的自然景观,还表达了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独特感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渔歌一曲渡人烟”,突然转换了画面的场景。在这里,作者将镜头转向了江上的渔夫们,他们唱着悠扬的歌谣,划着小舟穿越江面,留下一道道涟漪。这些渔夫们的存在为这幅画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不知谁系木兰船”,这句话留给读者一个悬念。虽然我们知道船上有人,但具体是谁?为什么他们要系着木兰船?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反而让这幅画显得更加神秘和引人入胜。

《题张仙槎漓江泛棹图》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漓江风光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巧妙地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