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吴子有明府

萧萧白发旧为郎,大邑曾夸墨绶长。
一自门栽彭泽柳,更无人识令公香。
十年俎豆存辽海,万里烟波梦岳阳。
莫怨飘零挥涕泪,管宁襦裤本寻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吴子有明府,是明代诗人何其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吴子有及其诗歌作品的赞美与怀念。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何其伟:字丽充,号玄洲,广东番禺人,生活在明朝嘉靖至天启时期。他在广西陆川县任官,是一位以诗歌见长的文人。
  • 吴明府:名字不详,但可以推测为一位在地方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官员。
  1. 诗词原文
  • 纵苇如川亦是仙,乘流载笔独谈天。
  • 因思圣主醒庄梦,爰及巴人赋郢篇。
  • 篷底篝灯寒听雨,匣中剑气晓和烟。
  • 欢趋宪府酬知己,奏最名高治行先。
  1. 艺术风格
  • 意境深远:何其伟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通过苇舟和流水的画面,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
  • 含蓄隽永:整首诗的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1. 创作意义
  • 文学价值:何其伟通过这首《次韵答吴子有明府》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诗歌技艺,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波动,更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诗歌创作的珍视。
  1. 历史评价
  • 学术评价:在学术界,何其伟的作品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独树一帜,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 文化影响: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何其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次韵答吴子有明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何其伟的诗歌创作特点,还能从中汲取古人对待友情和人生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