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城望元朔山

端岩双水曲,斜影数峰睛。
过客停骢马,秋风满石城。
沙头起雁语,天际落钟声。
白道如丝细,层层草木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新城望元朔山》是清朝诗人杨应琚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朔山下的所见所闻,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与气氛。以下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作者介绍:杨应琚,字子云,清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以自然风光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2. 诗歌原文
    端岩双水曲,斜影数峰睛。
    过客停骢马,秋风满石城。
    沙头起雁语,天际落钟声。
    白道如丝细,层层草木清。

  3. 诗意解析:诗中开头“端岩双水曲”形容元朔山的地形特点,即山峰陡峭、水流弯曲。接着“斜影数峰睛”描绘夕阳下山峰的影子,以及晴朗天空的景象。“过客停骢马”则形象地表现了游客在此驻足的情景。“秋风满石城”则传达出秋天的气息和城市的宁静。“沙头起雁语”描写了大雁在沙洲上低飞的生动画面,而“天际落钟声”则让人联想到远处寺庙钟声回荡的情境。最后“白道如丝细,层层草木清”表达了山路清晰、周围植被茂盛的秋日景色。

《次新城望元朔山》不仅是杨应琚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其对自然景观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的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能够体会到他们在创作中追求语言的精炼和意象的深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