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入学年十二,騃昏偏厌旁行字。
尔时下笔可千言,论古略得衡阳意。
妄期绝学黄与顾,岂知茹古今为累。
先生是时归自东,约发高坐声如钟。
传家故擅兰台笔,曼珠史迹昭东蒙。
少年不识直赡作,今日回想真鸾龙。
廿年世事奔车辙,锦衣万里长持节。
合留儒䫉詟天骄,一贯何忧吾道裂。
鲰生簪笔北南衙,黄绶陆沉还自夸。
入洛讵携长柄种,涉江亲听后庭花。
青山一发江南归,经世沈几意总违。
故都临睨有馀憾,堂堂白羽无人挥。
远书密意劳相讯,宁知四十霜侵鬓。
能甘寂寞当坐诗,文字何殊恩爱刃。
文章旧价在金台,瘦尽骅骝幸见哀。
将老尧章谁北面,只应揽辔石湖才。
长句答太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句答太玄’ 是一篇文学作品,出自唐代文学家李翱的《与李愿书》。这篇文章通过作者与友人的对话形式,阐述了自己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文章以“太玄”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认同和追求。李翱认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以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他主张顺应自然,淡泊名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文章中,李翱还提出了一些关于道德修养、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观点。他认为,道德修养是人生的基石,而政治理想则是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他强调,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长句答太玄’ 是一篇典型的唐代文人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生活情趣,为我们了解唐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