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诗语质而讽余深喜之坡此诗实熙宁五年作年三十七余今岁闲居适符斯齿辄和其韵以自嘲

我生正类虫食蓼,性虽甘之心屡悄。
朅来日饮叹亡何,翻恐邻鸡唤清晓。
道逢上士听然笑,孤僻自珍坐矜矫。
侯王皂隶世则然,敝屣枝官器殊小。
此腰行为五斗折,未来事已青铜皎。
岂如随分吟乞食,冷炙残杯吾愿了。
兴来聊逐千喧动,意阑从遣诸忧绕。
莫言鲁酒不能欢,何限贫家羡糠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轼(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文、赋皆为上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以豪放派著称,尤以《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最为人称道。此外,他还擅长书画,与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杜戚陈三掾罢官诗,是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年)所作,时年37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仕途遭遇的同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友人比作“西江之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如将友人比作“南国之雪”,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在这首诗中,苏轼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时光,追求真善美。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苏轼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