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洞山青芝寺

青芝俯江干,戴石别成趣。
鸣泉绝无涧,一碧不须树。
我来台山后,百洞恐非故。
岩腰有何好,楼楯曲比附。
绕楼植梅竹,江国入指顾。
双崖障其东,危径即天路。
玉蜍辞望舒,化石伫寒露。
其阿蝙蝠洞,磴仄窘余步。
窥天真坐井,静与太古遇。
此云最胜处,验取壁题句。
星窝石寻常,虎洞远奔赴。
山僧指磊隗,妄状脊与跗。
吾稽崇相集,射生诗自注。
山君气已索,遗说传屡误。
坐令草间迹,么黠付狐兔。
郭君今再来,为我语姁姁。
寺新僧反蠢,叹息陵谷暮。
苍烟遂四合,归棹更洄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洞山青芝寺》是由近现代诗人黄浚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秀美,还融入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中“青芝俯江干,戴石别成趣”描述了青芝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山峦、江水与岩石的独特组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来台山后,百洞恐非故”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场景的怀念和对未知未来的期待。诗中的“岩腰有何好,楼楯曲比附”则描绘了青芝寺的建筑特色及其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可以体会到黄浚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以及深厚的文化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黄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黄浚诗歌的独特韵味和深度,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