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喜浙诗,颇复惋其碎。
谓当得名世,大力挈万槩。
峨峨海日楼,独起辉一代。
渊沦合儒释,九典后车载。
往时石遗翁,标举数惇诲。
敬为一瓣香,心向惧未逮。
何时苞蘖姿,远中匠石睐。
深心掖后学,片楮敌十赉。
自怜无窅思,兴至事雕缋。
上烦菩提行,揽卷牵俗爱。
欧苏皆证韩,所证皆三昧。
斯言譬香钵,须弥在其内。
拜嘉纫兹语,旦夕以为佩。
寄呈乙盦老人并谢题拙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呈乙盦老人并谢题拙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酬答之作,应友人之请而作。王建(约公元768年—835年)唐代诗人,字仲初,号醉侯,新城(今四川富顺县)人。大和年间进士,授校书郎。曾任太常博士,秘书丞。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
这首诗是王建在接到友人乙盦老人的邀请后,为了回应并感谢对方对自己的诗歌给予的评价所写的。在这首诗中,王建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与友人交流的喜悦之情。
首联“寄呈乙盦老人”直接点明了这首诗是写给乙盦老人的。乙盦老人是一位有学问的人,可能是王建的朋友或师长。通过这样的称呼,可以看出王建对于这位老人的尊敬和信任。
颔联“题拙诗”则是指王建将自己写的诗题赠给乙盦老人,表明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同时,这也显示了他谦虚好学的态度,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指导。
颈联“新诗未比旧诗强”则表达了王建对自己诗歌水平的自我认知。他认为自己的诗歌与旧诗相比还有待提高,这既是对自身作品的认可,也是对他人评价的一种谦虚接受。
尾联“更得君评似玉音”则是对乙盦老人评价的肯定和感激之情的表达。王建认为乙盦老人的评语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让人受益匪浅。这种比喻既体现了王建对于乙盦老人评价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珍视和重视。
《寄呈乙盦老人并谢题拙诗》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王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谦逊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尊重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