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洞二首 其一

东坨翘摘星,西坨迥望海。
青青藏岝峉,淩晓作晁彩。
登峰复下阪,心怍屦每殆。
忽焉入幽径,万绿被葳隗。
无穷出清夐,泉语乱珠琲。
况闻碎叶声,戛戛踏磊磈。
是间近洞府,云水气故在。
萧森通地天,阴壑秀千载。
已令疲应接,叹息颂真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水洞二首·其一》是清代诗人黄浚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东坨翘摘星,西坨迥望海。
    青青藏岝峉,淩晓作晁彩。
    登峰复下阪,心怍屦每殆。
    忽焉入幽径,万绿被葳隗。
    无穷出清夐,泉语乱珠琲。
    况闻碎叶声,戛戛踏磊磈。

  2. 诗歌翻译
    东坨与天际相连如同摘取星辰,西坨远望大海波澜辽阔。山中植被葱郁,清晨时分,山石上的露水晶莹闪烁。攀上山顶再走下山道,因脚步不稳而心生惶恐。忽然间踏入了幽深的小径,四周万绿丛中草木茂盛。无限延伸至远方,清澈的声音回荡在耳畔。听到远处树叶的碎裂声,仿佛敲击着石块般清脆。

  3. 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云水洞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首联“东坨翘摘星,西坨迥望海”描绘了洞口两侧的地形与远景,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洞口周围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广阔的空间之中。

颔联“青青藏岝峉,淩晓作晁彩”则具体描绘了洞内的景象。诗人细致地描述了早晨时山间的青翠与晨光映照下的石壁色彩斑斓,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在黎明时分的生机和活力。颈联“登峰复下阪,心怍屦每殆”则表达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感受。诗人在登山的过程中,内心既感受到了自然的壮美,又因为体力不支而感到担忧与不安。

诗的尾联“忽焉入幽径,万绿被葳隗。无穷出清夐,泉语乱珠琲。况闻碎叶声,戛戛踏磊磈”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这里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邃而又宁静的氛围。泉水潺潺、树叶沙沙作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动人的音乐旋律。

《云水洞二首·其一》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自然之美的机会。这首诗不仅是对云水洞美景的真实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的赞颂。

相关推荐